2025/09/27
研究问题寻佳径,匠心雕琢促成长。为深化古诗文教学研究,探寻语言艺术之美,南部县东方学校中学语文组梳理教学中的难题,形成问题清单,结合教学需求,筛选出“品析诗歌炼字”作为问题导学研究主题。本课题研究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魅力,掌握核心鉴赏技巧,为传统的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。
好课锋从‘磨课’出,精彩缘自‘苦磨’来。针对“如何让学生真切体会‘炼字’之妙”这一核心难点,老师们各抒己见,在集体研课环节,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入研讨,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、教学环节的逻辑递进,到关键问题的巧妙设计、课堂练习的有效分层,乃至一句过渡语、一个板书的呈现,都进行了反复推敲。经历“集体研课—试讲观摩—议课重构—再度打磨”的完整闭环后,课题教学设计日臻完善。
在经过多轮“打磨”后,李学文老师最终呈现的公开课精彩纷呈。李老师的课堂一改往日单向传授的模式,别出心裁地以“情境闯关”为主线。学生们化身古代学子,踏上从“童生”到“状元”的晋级之路。课堂以“情境闯关”贯穿始终,学生在“寻字词、明题型、知技法”的趣味旅程中,轻松掌握了“明字义、描画面、悟情感”的鉴赏方法。
在“寻字词”关卡中,师生从现代文名句切入,逐步深入到古典诗句,共同探寻那些画龙点睛的关键字词。通过对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之“闹”、“大漠孤烟直”之“直”、“唯有泪千行”之“唯”等经典案例的剖析,学生们系统地归纳出古诗词中动词、形容词、副词、数词、叠词等不同词性的炼字奥妙,体会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。
课堂上,学生思维活跃,发言精彩。在“知技法”环节,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简单易行、逻辑清晰的“炼字三步法”:明字义—描画面—悟情感/效果。这一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考路径,使抽象的鉴赏过程变得有章可循。在随后的“终极考核”中,学生运用此法对杜甫《春望》中的“深”字与秦观《行香子》中的生动字眼进行了精彩赏析,展现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良好学习成效。
本节课的亮点在于不仅“授人以鱼”,更“授人以渔”。整堂课体现了“讲练结合、学以致用”的教学理念。从课内经典的温故知新,到中考题型的模拟实战,教学环节层层递进,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运用。学生们在积极的讨论和思辨中,不仅提升了诗词鉴赏的应试能力,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语言的精炼之美、意境之远。
学贵有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。本次问题导学研课、磨课、展示课活动不仅淬炼与升华了授课教师个人教学能力,体现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,更体现了我校夯实教研常规、聚焦课堂教学质量。东方教育人对每一堂课的精研细磨,定能打造出更多深受学生喜爱,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质课堂,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杀害儿女后,她精心打扮,从容逃往海外!新西兰夫妇买下她的“盲盒”,开箱瞬间崩溃
贵州一处高速桥上大货车追尾前方车流,有轿车被撞飞至桥下,高速交警:正在处置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事关近60%高中生,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发布!山东临朐:严禁“掐尖”重塑生态,革命老区的教改突围